close

金岳部落的正式地名是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,地勢環山面海,景色秀麗。在部落入口處,搭蓋了傳統屋、涼亭、瞭望台和「莎韻之鐘」,在在記錄着先民居住的歷史痕跡。
 
金岳部落傳統屋與一般泰雅部落不同,因宜蘭冬天頻受東北季風吹襲,夏季又有颱風,遂採半穴式建築,將房子下挖一米二至兩米深,加上屋頂空間有三米高,看似矮小,但屋內空間十足。
 
為了穩固地基,柱礎墊以石塊,並利用石頭緊密堆積內牆角落,阻擋泥土與雨水侵蝕,同時也具有冬暖夏涼的效果。 由於宜蘭多雨,傳統茅草屋頂不堪長期受雨水侵刷,後來紛紛改以水泥磚瓦來築屋,屋子雖然堅固,卻少了點舒適感。
 
老一輩的部落居民,大多還是想念住傳統屋的日子。為了讓下一代子孫認識先祖的傳統屋舍,金岳社區發展協會便在社區入口處蓋傳統屋,顯出保存傳統文化的努力。
 
 
「莎韻之鐘」是金岳部落最具代表性的故事。它發生在中日戰爭爆發時,由於日軍兵源不足,便徵召各地日本青年從軍,當時在南澳從事日文教育的警手田北正記,接到徵召令後立即離職準備前往戰場,十七歲的泰雅少女莎韻與另外十人協助日本老師搬運行李下山,但由於颱風來襲,溪水暴漲,莎韻在橫渡武塔南溪時,不幸落水失蹤,至今遺體仍未尋獲。
 
當時報紙僅以落水事件刊登消息。後來,金岳部落歌舞團受邀前往台北公會堂演出,深得當時的臺灣總督讚賞,席間,有人向總督提起這部落的少女莎韻為了向日本教師送行而犧牲,日本總督大受感動,決定表揚莎韻。 於是將她的事件渲染成具有愛國精神的事蹟,並以此作為皇民化教育的宣導教材,同年頒贈一座刻有「愛國少女莎韻之鐘」的銅鐘給部落。
 
「莎韻之鐘」後來也被渲染成愛情故事,透過電影、歌曲流傳開來。 當時的「莎韻之鐘」已佚失,現存者為後來由莎韻家族與族人重新鑄造。現在,此鐘並非單純地紀念落水而亡的莎韻,更同時承載了殖民時期的部落記憶。為此,除了紀念鐘的擺設外,部落也成立了「莎韻文化故事館」。
 
 
傳統屋、莎韻鐘的故事,都是金岳社區發展協會努力營造的成果。金岳社區發展協會除了積極推動社區營造,也舉辦重回舊部落活動、部落重建,藉由訪問耆老記錄部落歷史、繪製部落地圖,使金岳部落社區發展有了歷史脈絡的根基。
 
重返舊部落的行動,已成為部落每年度最重要的文化活動,族人們回到舊部落、探訪遺址、以及重現祭祀祖靈的儀式,凝聚了共同的族群記憶,也連結舊部落與新社區間的文化脈絡。









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rlandb5k13f7 的頭像
    orlandb5k13f7

    有過之,無不及

    orlandb5k13f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